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公立县级医院改革有关方针和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优质服务、医疗安全为重点,持续推进医院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医院跨越性发展,特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高质量发展理念,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为目标,以人才引进为抓手,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常态化工作,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继续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医院功能定位。
商都县人民医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宗旨是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为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等。
(二)医院发展思路。
根据国家卫健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按照“规模适度、做精做强、稳健经营、横向协作、滚动发展”总体思路,实施“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品牌”战略,着眼于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全院的人才、技术、科研、教学、管理、质量、服务、文化档次。
强化对人、财、物的科学管理,挖掘内在潜力,降低运行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实现优质、高效、低耗,为病人提供便捷、舒适服务。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原则。
积极统筹全院诊疗资源,坚持软硬件设施同步发展,不断增强综合优势,满足患者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同时注重发展重点专科,突出特色,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有针对性开展服务。
(二)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
改革医院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卫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范、合理调配职工绩效工资,提升广大职工获得感与满意度。
(三)坚持以“病案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齐抓共
管原则。
病案书写质量是反映医疗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有助于规范化管理诊疗行为,完善诊疗活动,确保患者安全。
四、基本理念
(一)“走出去与请进来”理念。
依据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及医联体医院建设,继续加大医护骨干培养力度,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进行工作指导与学术交流,共享最新医学成果,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大提升。
(二)以内科为基础,“外、妇、骨科强院”理念。
在巩固完善大内科的基础上,贯彻执行“外、妇、骨科”强院理念,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打造技术强劲型外科、妇科、骨科。
(三)“以点带面”发展理念。
充分利用胸痛中心、防治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5个中心及PCCM、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成功经验,多学科联合带动全院其他科室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强化医院信息建设理念。
信息化作为医院发展的趋势和命脉,贯穿于医院发展各环节。积极建设智慧型医院及“互联网+医疗”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再上新台阶。
(五)“先进技术、高端设备”强院理念。
技术与设备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拥有先进医疗技术是领先于同行的标志,高端设备则是医院开展各项诊疗活动的保障。要结合患者的诊疗需求,配备诊疗必需的高端设备,促进高、精、尖技术项目开展。
五、目标与任务
(一)积极创建三级乙等医院。
立足二级医院强基层,面向三级管理上级别,“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完善、医疗技术信息、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三乙”综合性医院。
(二)医院规模。
床位上升至526张。
(三)人员编制。
五年内由现在的400人增加到6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631人。
(四)科室设置。
五年内临床科室在现有的基础上细化11个(肿瘤科、血液病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免疫学科、小儿急诊科、新生儿科、精神医学科、预防医学保健科),医技科室增加2个(营养科、临床输血科),职能科室增加8-10个。同时争创市级重点专科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完善专业设置,拓展专业技术项目,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健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完善建设独立的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肾病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骨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五)完成“三项重点工程、两项人才计划、三项重点领域、四项民生工程、五项设备投入、六项主要指标、七项深化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三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医院二期工程;完成传染病医院建设及配套工程;规范、完善发热门诊、急诊科建设改造工程。
——两项人才计划:一是通过县政府每年以5-10人递增的幅度引进本科医学类人才;二是培养和遴选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业务技术人才。
——三项重点领域建设:重点医学科建设,医技检测标准化建设,重点专科建设。
——四项民生工程:结合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环境进行美化;院内规范停车场建设;职工体育运动场所建设;培训中心建设。
——五项设备投入:乳腺钼靶机;256层CT;口腔CT;全新腹腔镜;胸腔镜。
——六项主要指标:
1.业务量以2021年的9000万元为基数,以每年20%、25%、30%、35%、40%的幅度递增;医疗收入比例由60%上升到65%。
2.甲级病床使用率五年内增加至85%以上。
3.医疗、检查、护理任务指标达三乙医院要求标准。
4.门急人次数:到2025年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每年服务近20万人次。
5.住院病人及手术台数稳步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增加。
6.甲级病历达标95%以上。
——七项深化改革:
1.绩效考核改革,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
2.医疗质量改革,强化医疗安全,积极发挥第三方作用,缓解医患矛盾,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全科医师培养,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多学科综合门诊,完善实施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门诊流量实时监测、错峰就诊、检查结果共享、医保费用即时结算等功能。
3.护理质量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全覆盖。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1:0.6。进一步加强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急诊科、供应室、ICU等专科护士培训率≥80%,护士岗位培训率达95%以上。扩大服务领域,继续实行出院患者回访和延伸护理服务。
4.对口协作改革,加强对口帮扶协作,积极与上级医院签订帮扶协议,逐步开展三级医院技术项目,积极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使单病种不少于120个。
5.信息化建设改革,进一步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门诊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门诊预约、门诊流量实时检测系统、心电网络系统、门诊输液系统、移动查房等信息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智慧型医院;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实现信息化手段与医共体医院。
6.加强科研、教学项目改革。
7.财务管理改革。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管理模式,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增收节支。
六、具体办法和措施
(一)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合理设置科室,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卫生资源发展规划,结合三乙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要求,设置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20个;建立重点学科7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以上;重点专科2个。
——健全和完善心血管、肿瘤、微创、康复等特色科室,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病人需求作及时调整、完善、发展。 一是与三级医院协作健全完善胸痛中心等五个中心;二是开展癌症术后康复、疼痛治疗;三是介入微创技术的应用。
(二)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逐步形成梯队更加合理的人才格局。
建立优秀人才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学科带头人建设,有计划选拔、培养、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根据人才梯队建设和科室建设情况,有计划地每年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10名、硕士以上研究生2-3名;完善住院医师与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做好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制的继续教育;有计划选送有潜力的医务人员进修深造;有计划地安排行政后勤科室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
(三)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做好责任护理理念转变,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落实护士配备标准,加强临床一线护士人力配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提高护士队伍总量和护士配备。全院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0.6:1,病区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0.4:1,ICU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1.8: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比至少达到3: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0.6: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95% ,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增加大专及以上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全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95%,逐步实行分级管理。
——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努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批次选送护理骨干到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院内不断完善专业护理知识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供应室等特殊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提高护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监测工作。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性监测。如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鼠疫监测、细菌耐药监测、新生儿目标性监测、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现患率调查等,每年不少于4项。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重点部位按照环境类别配备相应空气消毒设施,使各类空气环境卫生监测达标。
——强化硬件建设。利用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契机,优化科室布局、患者各通道及就诊流程,使重点部门如:手术室、ICU、内镜室、透析室、产房、新生儿室等符合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合理布局。
(五)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节支增效,降低运行成本,创建节约型医院。
扎扎实实做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监控等成本管理工作。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计算、分配、控制,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的成本费用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的成本变化情况。
(六)加强后勤管理,健全后勤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总务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后勤服务资源,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技术雄厚、功能齐全、指挥统一、反应敏捷、保障有力”的后勤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后勤物资的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供应、维修等环节的物业管理工作,严格审批、报销、结算手续。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论证、申报、审批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抓好安全生产,确保财产安全,确保水、电、暖、氧、空调、膳食、供应等后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七)加强院内质量管理控制,确保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科学、严谨的质量管控及定期质量考核,全面推行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服务缺陷,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使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使文本记录、病案书写、纸质档案规范化,通过院内质量管理控制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